全自动滤水器/多介质全自动过滤器具体产品使用说明书?
全自动滤水器/多介质全自动过滤器具体产品使用说明书?全自动滤水器/多介质全自动过滤器从产品的结构、工作原理、技术参数、安装使用、控制方式、维护及保养等多方面了解。 单元主要部件由球形罐体,布水器,集水器,手孔及支腿等组成。 球形罐体:可以充分配合布水器,均匀布水;配合集水器的55个水帽,反冲洗时形成内环流,不跑沙。 布水器:使未过滤水即使在高流量的情况下亦能均匀流过填料层,并在填料层上维持一平整水面。 集水器:独特的55 个蘑菇状压差补偿集水器,使系统在过滤状态下各部分水压平衡,过滤流速高,效率高;在反洗状态下,形成内环流,反冲效率高且不跑沙。 手孔:过滤器有上、下两个手孔,方便安装及更换收集器和集水器,并且上手孔可用于观察和加料,下手孔可用于清空和维护。 支腿:可拆卸支腿方便运输,减少运输成本,现场安装方便,高度可调,更好的适应不平整的地面。 全自动滤水器过滤器工作原理: ★过滤状态 当系统处于过滤状态时,未经过滤的水通过上部的布水器,配合球形外壳,以接近平流的状态到达过滤器内的填料层。当水流过填料层时,杂质被截留在填料层内。过滤器底部的收集器将过滤后的水均匀地收集并流出。平流过滤,决定了全自动滤水器在高的流速下过滤,仍可达到良好的过滤效果。 ★反洗状态 随着杂质在填料层中的不断聚积,压头损失(即压差)将不断增大。当压差达到一定的设定限度或过滤时间达到设定值时,系统将自动转换至反洗状态,以清洗填料层并清除聚积起来的杂质,对系统来说,经常性的反洗以清除聚积起来的杂质是必须的。 当系统进入反洗状态时,通过PLC 控制改变三通阀的通断位置(进口关闭,排污口打开),其他过滤罐中经过过滤的水部分流入要反洗的过滤罐中。由于系统压力被反洗的过滤单元的填料层在水流的冲击下被冲起,杂质则通过三通阀的排污口被排出。 在系统中,特殊设计的集水器使填料层在反洗状态时形成内环流,填料之间互相搓洗,*大限度地提高反洗效率,减少所需的反洗水,同时反洗时不跑料。当反洗结束时,阀门又恢复到过滤状态,而下一个过滤单元则进入反洗状态。一般一个系统由多个过滤罐(单元)组成,它们依次反洗,以保证反洗时不断流。 全自动滤水器过滤器技术参数 1. 性能参数 对于更大的流量可以采用更多的过滤单元并联使用。 2. 过滤介质和流量 BMF可以使用常见的各种过滤介质,以达到需要的过滤精度和耐污染效果,但主要是使用石英砂,根据过滤的要求,我公司推荐上述两种精度的石英砂。 3. 制造材质 全自动滤水器过滤器安装 安装顺序 1.安装地面的检查:地面要求平整,平整度要求小于10 毫米/每米;水泥地面要求承重大于3 吨/平方米。 2.排列BMF 单元:将BMF 单元按照安装图纸排列。 3.安装排污阀。(沟槽式管接头连接) 4.安装进出排水总管。(安装时注意保护塑料排污阀,以免碰坏,必要时安装支架支撑总管) 5.安装压差开关,进出水压力表及排气阀,注意螺纹接口,以免接错。 6.给单元接线以及管路。 安装方法 第一步:BMF 单元的装配 1.进水螺纹盖;2.六角螺栓M16×35;3.垫片;4.上手孔盖;5.O 型圈N307×7;6.布水器;7.集水器;8.球形筒体;9.出水螺纹盖;10.支腿;11.支腿盖;12.O 型圈N307×7;13.下手孔盖;14.垫片;15.六角螺栓M16×35;16.O 型圈N122×7;17.布水架;18.布水盘;19.端盖; 从滤灌上手孔放入装配好的布水器,将布水架插入上封头的封头圆法兰里,拧紧进水螺纹盖1 将其固定在上封头的封头圆法兰上。20.压盖;21.水帽;22.螺旋盖;23.连接销集水器;24.分散器;25.收集筒;26.O 型圈N122×7;27.上收集管;28.上收集管盖;29.下收集管; 1.将上收集管盖28和三个水帽21装配在上收集管27上,将三个水帽21装配在下收集管29上(每个集水器需组装9套上收集管和9套下收集管),装配后整齐存放以待用; 2.将两个分散器24装配在收集筒25上(如图注意分散器24的正反),通过螺旋盖22将一个水帽固定在压盖20上,并将组装上水帽21的压盖20拧紧在收集筒25上,以固定分散器24,再装配O型圈26,然后从滤灌下手孔放入未装配上收集管和下收集管的集水器,收集筒25插入下封头的封头圆法兰内,拧上出水螺纹盖9,使其收集筒可以转动但无明显晃动; 3.将组装了水帽21的上收集管27和下收集管29依次从滤灌下手孔插入分散器24的孔内(上收集管装配在上面分散器的孔里,下收集管装配在下面分散器的孔内),装配一个收集管用个一个连接销23将其固定,由两人协调操作,装配时可以旋转收集筒,以方便安装,*后拧紧出水螺纹盖9 将集水器固定在下封头的封头圆法兰上。 ★、上手孔盖的安装 1.将O型圈5放入上手孔法兰的O型槽里,盖上上手孔法兰盖4(如图上手孔盖把手统一在垂直位置),对角拧紧全部螺栓2(含垫片3)。(下手孔盖的安装同上手孔盖的安装) ★、支腿及支腿盖的安装 1、装配三个支腿10 及支腿盖11,系统的装配浅层介质过滤系统 1.出水管DN65 2.滤罐 3.沟槽式管接头 4.排气阀1" 5.出水压力表 6.进水压力表 7.进水管DN65 8.三通排污阀2"×2" 9.排污管DN50 10.压差开关 1、打开包装,将滤灌2依次排列,上手孔方向一致朝外,以便于装砂、检修; 2、安装出水管1,调整滤罐2位置,使出水管支管和滤罐集水器出水端对齐,装配沟槽式管接头3,将其固定; 3、分别安装三通排污阀8,通过三通排污阀上的箭头方向判断进水端及出水端,将阀的出水端与滤罐布水器的进水端对齐,装配沟槽式管接头3,将其固定; 4、安装进水管7,调整进水管支管位置,使进水管支管和三通排污阀的进水端对齐,装配沟槽式管接头3,将其固定; 5、安装排污管9,将排污管支管和三通排污阀的排污端对齐,装配沟槽式管接头3,将其固定; 6、安装压差开关10、进出水压力表5、6 和排气阀4。 试运行及启动 一、试运行 1.检查全自动滤水器是否安装在正确的水流方向。 2.检查所有管路连接正确且接头牢固。 3.检查所有控制线路连接是否正确。 4.检查电磁阀阀体一字槽方向是否正确。 5.检查压差开关压差数是否正确。(初始值为0.1MPa,根据现场情况可以适当调整其数值) 二、启动 1.打开进水口总阀、出水口总阀,让水进入过滤器,排气阀向外排气,当排气阀排气结束,代表过滤系统已装满水,检查进水压力,*好要求大于0.28MPa。并检查系统密封完好。调整进出水口总阀,保证水压在0.28-0.6 (1.0)MPa 之间。注意:系统压力禁止超过0.6MPa(1.0MPa),以免损坏过滤器。 2.接通电控箱电源,按第七章进行手动反冲洗。反洗时,三通阀阀体中有少量水排出,属正常现象。 3.用手动控制电磁阀依次反冲洗对应的过滤单元,一般要反冲大约5分钟以上。此操作是有效将新沙子中小的杂质反冲出去。 4.等所有过滤单元都强制反冲结束后,调节控制器为自动控制状态。详见电控操作说明书。 5.控制器参数设定: ①初试设定参考值为:每个单元反冲洗时间180 秒; ②反冲洗周期:4 小时;以后根据运行情况调整相关参数。 手动反冲洗程序 经常的手动反冲洗是必要的: 一、过滤器手动反冲洗基于以下原因: ◇日常的过滤器检查操作。 ◇全自动滤水器紧急的清洗。 ◇全自动滤水器维修之前的预先排水。 二、正常出厂状态: ◇自动/手动选择开关打到中间位置。 ◇停止/启动选择开关打到中间位置。 ◇初通电无差压信号。 三、手动操作步骤: 电控箱面板如图所示:1. 将电控箱面板上单个电磁阀“手动/自动”开关拨至“手动”位置,操作箱面板上的对应“手动”指示灯将亮。 2. 将电控箱面板上“启动/停止”开关拨至“启动”位置。这时反洗口将打开,同时“反洗”指示灯将亮,清洗时间持续180 秒后,关闭三通阀反洗口,停止清洗。 3. 将电控箱面板上“启动/停止”拨钮拨至“停止”位置,反洗口将关闭,同时“反洗”指示灯将灭。注意:PLC 禁止全部同时反洗,必须保证至少一台过滤。
停车程序及排空过滤器 一、手动反冲洗一次 通过一次的手动反冲洗来卸掉过滤器压力(可实现一个很短时间的冲洗循环)。 二、关闭过滤器进水总阀。 三、电控箱面板上每个“手动/自动”转换开关全部拨中间位置,并将电控箱面板上“启动/停止”选择开关切换至“停止”位置。 四、如果想重新启动,参考第七章操作步骤。 全自动滤水器维护及保养 一、每周维护 (1)检查进水、出水压力 (2)系统有无泄漏 (3)控制器是否正确 (4)各阀门是否在指定位置 二、每月维护 (1)运行并检查压差启动反洗是否正常,若不正常,则疏通高低压信号管。 (2)检查并维护反洗阀。 (3)检查并维护电磁阀。 (4)检查进水、出水压力。 (5)查看统计数据,根据统计数据分析系统运行状况并适当优化运行参数,清除运行统计。 三、过冬准备:若系统不运行则排空全自动滤水器和系统内积水。 四、每年砂子维护: 每运行一年,停止过滤系统运行,打开BMF 单元上手孔,检查沙子的高度和沙子的污染情况,若有必要,更换砂子。 石英砂更换方法如下: 1.按第八章停车,打开下手孔,排放沙子; 2. 查看过滤单元内部是否完好,水帽接口是否正常,各接水管是否在位;3.装砂:从上手孔装入石英砂,对于精过滤,首先装粗砂子,等到粗砂子将水帽刚刚盖住的时候再装细砂子,细砂装入高度不要小于12 厘米,但不要超过规定的装沙线(约60 厘米)。一般砂层越厚,过滤效果越好,但水头损失和反冲效果变差。 第十章故障现象及解决方案

 |